当前位置:绍兴宏晟建设有限公司王柳柳资讯内容为王、游戏出海、技术变革,2020年游戏行业有哪些新趋势?
内容为王、游戏出海、技术变革,2020年游戏行业有哪些新趋势?
2023-05-11

2019年,游戏市场发生了剧变,从年初的版号逐渐开放,再到对青少年的限制……红利见顶、需求过剩、游戏出海等话题,成了讨论的焦点。

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产业报告显示,2019 年中国游戏产业实际销售收入 2308.2 亿元,同比增长 7.7%,虽然较2018年有小幅度提升,但是相比于上一个十年动辄30%的增速来说,7.7%的增速实在是说不上好看。

其实,增速背后所反应的,是游戏行业业态下,一个新的消费趋势。

一、供给推动需求,内容为王的趋势加剧

目前国内的游戏,主要是从手游、端游、页游几个方面来讨论的。产业链上下游是研发方、运营方和渠道方,过去十年,中国的游戏市场发展十分迅速,整个链条都很丰富,其中以腾讯、网易、完美世界、三七互娱等几个头部厂商实力最强。

2019年,手游规模为1581.1亿元,同比增加18.0%,份额升高至68.5%,依然为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细分品类,但主要是受头部(王者/和平精英等)与爆款(明日方舟等)拉动的影响。

相反,PC客户端和网页游戏市场的规模却在进一步萎缩,端游受新品不足及成熟产品生命周期影响,长期逐步下行。

2019年版号放开之后,中国游戏用户规模达6.4亿人,较2018年提高2.5%,增速出现极大的放缓。在‘螳螂财经’看来,这表明了行业整体都在降速,2019年中国游戏行业恢复增长,但已告别高速迸发周期。

这也从侧面看出,过去大家一直认为是国家版号管制导致了2018年进入低谷期,其实不是的,版号管制有一些影响,但是2018年版号管制完全放开,中国游戏也不能回到2015年的30-40%的增长,就连近年来唯一增长的手游玩家群体,也已接近天花板。

与此同时,用户的注意力战场还将面临其他内容形式的竞争,比如短视频,在近几年绝对是一匹黑马。所以,存量市场机会将会迎来一些转变,将从拓展用户规模,转向深挖付费渗透率与用户价值,而挖掘存量价值的关键,就在于内容。

中国游戏的玩家经历是4年时间,4年时间会把游戏玩家变得成熟,他们对于好游戏、差游戏、好玩还是不好玩,他有自己非常的理性认知。他以前没有见过世面,推什么就玩什么,但是现在不一样了。

中国年轻一代的游戏玩家已经趋于成熟,对于玩法、画面、IP、剧情和情感的追求,以及国内产品供给满足不了年轻一代用户的需求。

归根结底,游戏产业跟电影、电视剧、漫画、动画一样都是属于大文娱产业,这个行业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供给推动需求,也就说是说游戏行业的竞争对手,其实很多时候已经不是来自于同行,而可能是短视频。

纵观整个2019年,游戏产业的爆发主要来自于头部游戏的开发,比如说手游、COD,这些都是典型供给端的变化,因为你推出产品的品质和标准达到了新的高度,用户自满会吸引过去消费。

二、游戏出海,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是一个主攻方向

当然,这些说的都是国内,而在游戏出海上,或许也会有一些转变。

根据游戏工委数据显示,中国自研游戏在国外市场销售收入115.9 亿元,同比增速分别为 21.0%,增速近三年持续提升,美、日、韩市场占比近七成,美国占比达三成以上。

在海外,苹果APP Store及安卓Google Play两大应用市场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,所以对于腾讯、网易之类的巨头厂商来说,只要自己完成各地区的内容审核,帮助产品成功登陆两大应用市场,那么基本就能够同时承担游戏的研发与发行工作,对于小厂商而言,寻找国外代理商是一个很好的模式。

(图片来源:艾瑞咨询)

在‘螳螂财经’看来,手游出海是一个大方向,但是这个方向中又有一些细分。

海外市场跟中国市场不一样,在八九十年代,海外主机市场受中国的管制,所以中国的主机游戏一直没有发展起来,我们很难看到普通家庭里有主机,更很难看到父母或者是爷爷奶奶跟小孩一起玩的现象,现在的年轻一代90后,可能或购买一些主机设备,但是整体市场上的主机文化是缺失的。

在海外,尤其是在欧美,主机和PC仍然是主流,手游是被游戏公司认为是不入流的公司,不过随着中国众多游戏厂商的进入,手游市场的存量市场在迅速被消化。